夏季該如何飲水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呢?(上)
1.不要等到口渴才飲水。因為人感到口渴,表明體內(nèi)水分已失去平衡,細(xì)胞已處于輕度脫水狀態(tài),如果硬要到口渴時才去飲水的話,猶如土地龜裂時才去給莊稼澆水,已為時過晚。應(yīng)該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水習(xí)慣,經(jīng)常飲水,少飲多次,讓人體水分常處在良性狀態(tài)。
2.在運動后,不能一次性快速大量飲水。夏天運動后雖然會大量失水,但也不能快速大量地飲水,而要“細(xì)水長流”。專家認(rèn)為,為彌補運動的失水,應(yīng)該在運動前、運動中、運動后給予補充,并且建議在運動前飲水三百到五百毫升,在運動中每隔十五分鐘,飲一百五十到二百毫升,在運動后再補足所需的水分。
3.晚上睡前和早上起來要適量飲水。人體在一夜漫長的睡眠中,雖說不見得有明顯的排汗,但還是要失去不少水分。晚上睡前和早上起來適量飲水或者飲些牛奶、豆?jié){、稀飯、綠豆湯等,既是作為晚上水分消耗的儲備和補充,又增加了營養(yǎng)。
4.飯前飯后不要大量飲水。飯前適量飲些酸梅湯,西紅柿湯、橘葉、橙葉等含酸湯水,既有利于保證消化系統(tǒng)分泌足夠的消化液,幫助消化,促進(jìn)食欲,又可以補充維生素C,還可以防止中暑,但如果飯前大量飲水,會沖淡胃液,影響消化。飯后,食物占據(jù)了胃的大部分空間,如果還大量飲水的話,不僅會沖淡胃液,使人體殺菌能力大大降低,而且因為飲水過多而增加胃、心臟和腎臟的負(fù)擔(dān)。